吳松將豆花放在模具里壓實。
揚子晚報網12月12日訊(通訊員袁偉記者周曉青)熟練的動作,流暢的刀工,剛出爐的豆腐白白嫩嫩,還冒著熱氣兒。這些吹彈可破的豆腐,就出自一位「90」後小伙吳松之手。據了解,吳松的店位於蘇州葑門橫街,店門口貼著四個字:現做現賣,成為吸引顧客的一大招牌。一天下來,店裡各種豆製品要賣1000多斤,特別是招牌「中豆腐」11點以後就賣空了。
今天上午,記者在吳松店裡看到,他的豆腐品種繁多,有嫩豆腐、老豆腐、豆腐乾、腐竹、素雞、油豆腐……,顧客絡繹不絕。1991年出生的吳松今年才26歲,別看小伙子年紀不大,他已經在葑門橫街做了12年豆腐生意了。每天12點一過,吳松就得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黃豆是隔夜就泡好的,開工後,吳松會把泡好的黃豆倒入攪拌機內,打出豆漿。而後把豆漿倒入桶內燒煮,燒開後進行點鹵,點鹵後舀出豆腐花,放於正方形的木箱壓實,新鮮的豆腐算是做成了。
儘管工序不是太複雜,但要想把豆腐做得好吃,裡面的學問可大了。顧客們最喜歡的是吳松做的「中豆腐」,它比老豆腐要嫩,比嫩豆腐要老,軟硬適中,口感極佳。「點滷的比例要把握好,做豆腐用滷水要比石膏好,滷水做出的豆腐不易變硬,時間放長了也沒有苦澀味。還有就是要用大鐵鍋燒煮豆漿來『烹香』。把一半的豆漿用蒸汽煮,一半用大鐵鍋煮,這樣出來的豆腐才會香氣撲鼻。」吳松向記者介紹到製作豆腐的「秘訣」。
2000年,吳松隨父母來到蘇州。在這之前,吳松一直生活在老家安徽淮南。那裡是豆腐的發源地,家庭式的手工豆腐坊隨處可見。吳松的這門手藝傳承自父親。小時候頑皮,讀書不太認真,父親就讓他跟著學做豆腐。14歲那年,父親把他領進了操作間,16歲那年,學習了兩年的吳松突然提出自己要開店,父親有些詫異,吳松說自己覺得這門手藝學得差不多了,想單幹試試。
再三考慮後,父親要求吳松做一批豆腐製品出來檢驗,只有他覺得合格了,才可以出門開店。為了這次「考試」,吳松一宿沒睡,認認真真準備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吳松就做出了所有品種的豆製品等待父親驗收。父親一看二摸三嘗之後,最終點頭答應。就這樣,2006年,只有16歲的吳松就成了分店的小老闆,開始了自己的生活。由於踏實肯干,吳松的小店生意相當好,父親也很滿意。受吳松獨立開店的啟發,父親有了繼續開設分店的想法,但橫街總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沒有人把關不行。於是,吳松被「召回」,成了橫街總店的老闆,之前的小分店就交給了一個徒弟繼續經營,父親又在另一處開設了分店。
現在,吳松和家人在蘇州共開了三家豆腐店,都是傳統豆腐坊的經營模式,生意好得停不下來,一年下來吳松的店鋪收入也很是可觀。雖然每天只睡6個小時,全年無休,工作時常常忙得顧不上說話。但吳松表示,這樣的生活很充實,還要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就是在蘇州所有菜場都建立有自己品牌的豆腐店。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OEm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