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稱霸未來消費市場?先了解全通路行銷吧!

現今的行銷方式經過了長時間的演進之後,行動裝置成了最佳傳遞的媒介管道之一,要如何在最佳的時間點抓住自己的目標客群,成為現今企業的最大挑戰。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以前我們會去思考:

1.這種行銷方式會花多少資源?

2.會帶給瀏覽的人留下多少印象?

3.瀏覽的人又會是怎麼樣類型的人?

但現在我們還必須去思考:"當特定消費者認識我們公司品牌時,他會有甚麼符合公司顧客特質的形象?"我們要跳脫印象為中心出發的思考邏輯,進入以顧客為中心出發的新思路。

這穩固了一個基礎:對全通路行銷的關注以及多管道接觸(MTA,Multi-touch attribution)的新行銷時代。


什麼是全通路行銷?

全通路行銷的意思是,我們把實體虛擬等不同通路得來的資料,彙總到單一消費個體身上,讓我們能夠判斷出這個消費者的特質以及需求,進而對消費者投放最合適的廣告訊息這必須混合公司自己本身的資料和行銷夥伴的資料,當這些資料在充分收集和統整後,將會變成一個龐大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可以記錄每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這是一個行銷市場的革命,它把行銷人員的思考重心從媒體、通路、消費者,轉換到如何從消費紀錄分析出顧客喜好,以及顧客對公司品牌認定的品牌價值,傳達最合適的個人化訊息給個別消費者。

MTA 需要從收集所有通路的資料來建立,嘗試去更準確地將品牌與消費者連結在一起。例如,一位消費者收看電視廣告五十次之後,他點擊購買第一個看到的廣告,MTA 就可以將這個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功勞,完全歸功於電視頻道。


有了這些分析能力,行銷人員就可以開始專注似是而非的行銷問題,像是:

1.我該如何與每個客戶,在我的所有品牌客戶接觸點,用一致的方式溝通?

例如,如果有一個產品發生出貨問題,我如何確保我的下一次通訊是消費者不將我的服務推薦給其他顧客?

2.我該如何發展我與每個客戶的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去最大化品牌的價值?

例如,我如何確保我適當地把給特定用戶的資訊,從“考慮”轉成“購買”?


行銷人員將會開始思考更多有關他們的品牌與顧客之間的接觸點,從支付的媒體管道,他們也開始為顧客的支持度、銷售型態、甚至是網路或手機上的產品介紹負起責任。最終,CMO將會被定義的更加廣泛。


有哪些主要影響這類產業的重要公司?

因為 Facebook 和 Google 整個企業是從個人檔案這個最小的行銷單位開始建立起的,所以兩者因此都很善於掌握市場動態。他們都知道這是一場決定誰能夠擁有市場決策引擎的重大戰役,擁有最龐大第三方資料的 Google 和 Facebook 都想要不斷更新第一方資料這樣才能統合已經掌控的龐大第三方資料庫。

同時,兩間公司也都已經發展自訂廣告受眾這項產品去幫助第一方資料上傳,這完全給予Google 跟 Facebook 掌控市場決策的機會,並從行銷公司的職責裡面硬生生地抽離了出來,越來越強的掌控能力,將使得Google和Facebook未來在市場有更高的獲利。Oracle, Adobe, Salesforce等等代表目標市場較大型的行銷公司,也漸漸有了建立下一代企業資料庫的強烈野心。

其中,Oracle 可說是已經從 Eloqua, BlueKai, CompendiumResponsys等企業累積了最有價值的資料,但是Oracle過於注重實際應用、技術情報服務,以及市場定位,可能會阻礙其公司的成長。在這麼龐大繁瑣的事業中,當然還有許多發展和成長的空間,具備自己資料庫的大型企業將會繼續發展本身處理資料的能力。


這會帶給消費者什麼樣的啟示?

消費者將會發現企業在銷售商品以及提供服務等等,與消費者溝通時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消費者將會很準時地收到該為自己喜愛的咖啡品牌的進貨訊息、該為即將來到的假期買保險了;提供試乘服務給那些有再考慮買車的民眾,當顧客有抵押借貸的需求時自動回覆給潛力客群。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毛骨悚然,覺得自己的隱私越來越公開,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在意的,因為消費服務品質的提升以及廣告關聯性的增強帶來的便利性,將會大過於讓系統們了解自己的消費喜好的厭惡感。差異就在於,隨著時間的推移,網路公司開始包裝資料,販售這些訊息給其他公司,這還是一個全新未知的領域,一個值得再去討論的重大議題。


翻譯改寫自:The Future Of Consumer Marketing Is Personal